“經常有專家和種植能手給我們傳授經驗和技術,我們農戶只負責田間管理,省心又省力。真是有支部,靠得住!”富平縣齊村鎮糧食園區產業黨支部書記李軍鋒說,自加入合作社和產業黨支部后,他的土地種植面積已經從入社前的7畝發展到現在的家庭農場240余畝,收入也從5000元增長到30余萬元。
像李軍鋒一樣,通過搭載產業黨支部鏈條種植和務工實現增收的農民,越來越多。
近年來,在富平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齊村鎮始終堅持“圍繞中心抓黨建,抓好黨建促振興”,積極探索在產業鏈上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示范帶動作用,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,走出一條基層黨建與經濟建設互融互動、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路子。
謀劃產業,鼓起群眾“錢袋子”
走進齊村鎮九眼蓮產業黨支部園區內,一片片蓮池整齊排列,綠意濃濃,一個個印有“黨員責任區”的牌子在陽光下格外耀眼,激活了黨建紅色驅動力。“去年,我們通過客商聯姻、市場電商,實現了訂單線上線下立體銷售,推動齊村九眼蓮進入周邊市(縣)的大小市場。”齊村鎮九眼蓮產業黨支部書記談丁旺說。
“帶動農民就業增收,是我們發展產業的根本目的,我們要通過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、黨員聚在產業鏈上、人才育在產業鏈上,最終實現群眾富在產業鏈上。”齊村鎮黨委副書記、街子村包村領導樊倩麗說。
齊村鎮以“黨建引領 謀劃布局”為思路,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、黨組織就建在哪里、服務就跟在哪里,將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,以組織振興帶動產業振興。截至目前,建成街子村九眼蓮產業園區420余畝,其中水稻100畝。同時,結合“黨支部+土地流轉+蓮地托管+進園務工+效益分紅”等方式,探索創新帶貧益貧機制,園區吸納了50余名村民就業,其中低保戶、脫貧戶、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達20余人,人均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,累計向建檔立卡脫貧戶分紅10萬余元、發放務工費44萬余元,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。
壯大主體,把農戶嵌入產業鏈
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既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,也是助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。齊村鎮糧食園區產業黨支部,強化多種措施,狠抓春耕生產,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,讓黨員帶頭興產業,注重對散戶、大戶等產業發展戶的培養;發揮產業發展示范引領作用,以傳幫帶的方式提升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。糧食園區產業黨支部還組建了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、高級農藝師、高素質農民等13名農業領域專家組成黨員志愿者服務隊,加強農戶產業技術指導、病蟲害防治,為農戶提供信息、銷售等一系列服務,掌握先進管理技術,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,注重產業發展實效,實現全鎮產業加速發展。同時,整合以陜富面業為龍頭的糧食加工企業,實施訂單種植,每年訂單種植優質小麥1萬畝,對優質小麥以高出市場價0.1-0.2元每公斤的價格進行收購,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。
產業強不強,關鍵看“頭羊”,產業黨支部通過本村選、外面引、上級派等方式強化班子建設,班子強起來、人心聚起來,通過“黨支部+龍頭企業(專業合作社)+農戶”的方式,帶動了全鎮種糧農戶千余人實現增收。
盤活資產,夯實基礎迸活力
“我們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,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,充分發揮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,有效盤活土地、產業、勞動力、科技、市場等各類要素資源,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收入,從而實現建一個組織、帶一個集群、興一個產業的同頻共振效應。”齊村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齊杲說。
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,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。齊村鎮把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,充分發揮產業黨支部作用。糧食園區產業黨支部以陜富面業、富秦星和中化農業為引領,形成了集種植、服務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糧食生產全產業鏈現代農業體系,確保在整個產業鏈上,黨組織架構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,從鎮黨委到產業支部,再到普通黨員,明晰職責、明確分工、夯實責任,既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、號召力,又能互聯共建、資源共享,形成發展合力。同時,吸納60余戶脫貧戶到糧食產業園區務工增加收入。全鎮越來越多的農戶通過產業黨支部,實現了產業“生金”、致富“有道”。
民生期許殷殷,奮斗未有窮期。如今的齊村鎮,支部引領、黨員示范、群眾致富,一個富有凝聚力、戰斗力、煥發生機活力的“醉美齊村”正在鄉村振興大道上闊步向前。(渭南日報 記者 王能力 通訊員 王旭)